23届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高考模拟经典卷

  • A+
所属分类:单元测试示范卷

23届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高考模拟经典卷,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3届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高考模拟经典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23届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高考模拟经典卷

1、2023届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语文卷三答案

3、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第四套英语五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1“满江红”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由江行沿途所见山水引发回忆,蕴含着久别重逢之慨。

B.“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强烈地表达了长年客居他乡的寂寞与凄凉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C.“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甫的诗句“吴楚东南坼”,贴切表现出江行所见景象的壮阔。

D.“旌旗未卷头先白”用借代的手法表达战争未胜利而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的感伤与悲叹。

3“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一句,写“梦中”所行,有何独特的表达效果?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

试题答案

【答案】

1词牌名

2B

3“梦中行遍”,恰恰是现实中无法做到的。现实中希望能为国请命的愿望,无数次的想,只能由梦中实现,强烈地衬托出多年来词人雄心壮志未能实现的内心的寂寞与愁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识记和运用的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调动课内外知识储备,明确答案。本题中,

“满江红”是词牌。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常见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沁园春、如梦令、雨霖铃等。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强烈地表达了长年客居他乡的寂寞与凄凉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错误。应该是表达作者四十年来的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夙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手法以及情感的鉴赏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读懂原诗,然后可分别从手法、情感方面加以作答。本题中,

题干要求分析“独特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手法入手,“梦中行遍”和“江南江北”明显是虚写。结合语境和情感加以分析即可。

辛弃疾南归之初,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但是,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告别之久,犹如梦中。所以“梦中”所云具有烘虚写实之妙,其实更是作者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得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作用: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23届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高考模拟经典卷

10.B.【解析】据材料“使相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从玄宗朝开始,使相由8人发展到僖宗朝的60人”可知,使相的出现是中央为笼络地方节度使,使相的增多反映出唐朝的衰落,故选B项:据材料“使相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实际上不行使宰相权力”可知,使相并非宰相,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庭抗礼,排除C项;据材料“使相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实际上不行使宰相权力”可知使相是虚职,不能推动中枢权力体系的发展,排除D项。

13.B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朝鲜制定了对儒家经典博通的读书人可以考试做官的制度,这是对唐代科举制的模仿,反映了唐朝文化对朝鲜的影响较大,故选B项;题干反映了儒学在朝鲜选官考试中的重要地位,但应该是儒学在朝鲜传播之后才会出现上述制度,排除A项;朝鲜半岛统一于7世纪末,而题干中的“读书三品科”制度设立于78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读书三品科”制度是选官制度,而不能说明朝鲜官僚执政能力如何,排除D项。

  • 答案QQ群
  •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QQ群
  • weinxin
  • 答案QQ群
  •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QQ群
  • weinxin
avatar